花言巧语的成语故事

拼音huā yán qiǎo yǔ
基本解释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
出处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花言巧语的典故
张生喜欢莺莺,他写一封情书托莺莺的丫鬟红娘偷偷带给莺莺。莺莺假装生气给张生回信,实际是暗中约他月下偷偷私会。红娘看出其中的破绽,故意装作不愿送信。崔莺莺只好花言巧语骗红娘给她送信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花言巧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生龙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进本退末 |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 |
口快心直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唯物主义 |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语短情长 | 袁鹰《悲欢·深深的怀念》:“‘人民,真是太伟大了!’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,我想,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。” |
折臂三公 |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 |
钿合金钗 |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 |
峨峨洋洋 | 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