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之攻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
出处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藏夜光于嵩岫,不受他山之攻。”
例子清·陈翰《与薛蒻园》:“章侯诗,谨为校阅,不无窜改数字,聊效他山之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ā shān zhī gōng
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ㄍㄨㄥ
感情他山之攻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可以借鉴的东西。
近义词他山之石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犬马恋主(意思解释)
- 众喣山动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辞简意足(意思解释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释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- 倒载干戈(意思解释)
- 拆东墙补西墙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急(意思解释)
- 翼翼飞鸾(意思解释)
※ 他山之攻的意思解释、他山之攻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在线查询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故家乔木 | 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 |
栋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天之骄子 |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
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纷红骇绿 |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 |
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